当前位置: 首页 > 网络安全 > 正文
击碎网络谣言 集聚指尖正能量

来源/编辑: 信息化技术中心 发布日期:2020年01月30日 15:39 浏览次数:[]

  5G基站辐射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;燃气一旦起火先灭火再关阀门……2019年,你是否在朋友圈、微博里看到这样的“警告”或“科普”?随着“2019年食品安全与健康流言榜”“2019年十大‘科学’流言榜”等出炉,网络谣言盘点成为近期热点。2019年12月,在西安市举办的2019年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上,中央网信办组织新华网等16家网站、平台签署了《共同抵制网络谣言承诺书》。抵制网络谣言,营造健康文明、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环境,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。

  网络谣言高发领域仍为“老三样”

  2019年12月17日,中国科协揭晓了2019年十大“科学”流言终结榜,其中,“中国高铁辐射严重,坐高铁=照X光”“电子烟无毒无害,是戒烟的利器”等谣言纷纷上榜,而“近视能治愈”则位列第九条,专家指出,近年来网络谣言呈现新套路、新伎俩,不明真相的网友面对“言之凿凿”的论调,往往真假难辨。

  在第三届互联网大数据与社会治理南京智库峰会上,由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指导、腾讯公司政务舆情部发布的《2019年网络谣言特征观察与趋势研判》显示,2019年我国网络谣言高发领域仍是“老三样”——医疗健康、食品安全、社会科学,但呈现出视觉化传播新趋势。报告显示,这些网络谣言中,杜撰捏造的占42%,错误解读的占36%,旧谣新传的占12%,假借权威的占10%。根据对网民心态的分析,“万一是真的”、迷信黑科技、满足虚荣和贩卖焦虑成为造谣、信谣、传谣的三种典型心态。

  “2019年网络谣言集中在‘老三样’上,内容基本都是‘无根据的事例+不严谨的论述+不科学的结论’模式,发布谣言的平台往往以捏造专家言论,拼接图片、视频等方式,让网络谣言真假难辨。抵制网络谣言,任重而道远。”专家表示,科学研究、权威媒体、著名教授,是谣言最常打的“旗号”。

  织密科普网络令“科学流言”无缝可钻

  2019年的网络谣言呈现视觉化传播趋势,很容易戳中一些人“眼见为实”的软肋。人民网新媒体智库研究员、主任舆情分析师曲晓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2019年的经验告诉我们,“有视频有真相”也不再是可靠说法,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媒体技术中预判谣言的新形态,如何在融媒体时代把握谣言的传播规律成为新命题。

  “科普小视频”竟成谣言“出品人”,穿上视频“新马甲”刷屏朋友圈的现象引发深思。只有织密科普网络,从源头进行综合治理,才能从根本上阻断视频类谣言的传播路径。各类视频平台要肩负起主体责任,可以通过技术升级、完善用户实名制等手段,做好“把关人”。对一些存在迷信黑科技、贩卖焦虑等心态的网民,要及时进行有效疏导。

  “很多人看到热传的‘科普’类信息,不仅自己深信不疑,还要分享给亲朋好友以示关心,殊不知自己无意之中传播了谣言。”专家表示,要遏制假科学之名的网络谣言,除了要及时封堵,还要强化全民科普,不断增强免疫力,令“科学流言”无缝可钻。此外,还需要权威科普部门主动出击,利用现代传媒,多播撒科普的种子,用科学知识占领朋友圈,不给伪科学留下藏身之所,为公众补充科学知识,提高对谣言的免疫力。

  网络治谣重在精准 辟谣联动机制仍需加强

  目前,不少内容平台已应用大数据、机器算法、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识谣辟谣。有平台以“人工审核+机器筛查”方式及时阻断谣言传播,最短拦截时长仅用时60秒……精准辟谣实用有效,全国网络辟谣联动工作的开展,则为遏制网络谣言、集聚“指尖”正能量提供了坚实的后盾。

  数据显示,2019年中国网民规模达8.54亿人,每天有7.5亿人在刷朋友圈,网络已成为公众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空间。随着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的建立,网络辟谣的权威性、影响力大幅提升。2019年中国网络诚信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,便是如何进一步提升谣言发现能力、更加有效治理谣言。会上,人民网、新华网、央视网等16家网站、平台共同签署了《共同抵制网络谣言承诺书》,承诺主动发现谣言、坚决遏制谣言、有效治理谣言、联动辟除谣言等,承诺内容还包括对易反复翻炒的谣言信息进行标记,解决老旧谣言反复炒作和传播等难题。

  “让真相从源头‘跑过’谣言,才能真正还网络空间以清朗。”专家表示,一方面,政府部门需要搭建起顺畅高效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,摸清谣言产生源头,清除谣言滋生温床,用真实信息压缩谣言传播空间。另一方面,辟谣联动机制仍需加强,网络平台、媒体、科研机构等互联网内容生态建设相关主体应进一步携手合作,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、覆盖广泛的传播手段,针对关切、解疑释惑、普及科学。此外,提高网民的媒体素养,提升网民辨别信息真伪的意识也是治理谣言的重要一环。